2019-12-03 07:44:18遥岭门户网站 阅读量:133
"如果说我比其他人更幸运,那就是我更幸运。"成都城管宋明真用他的造血干细胞向2000多公里外的儿童发送“生命火种”。面对来自各方的赞扬,他说没有什么比拯救生命更重要了。他希望我的造血干细胞能够强壮,并尽快在那个孩子的体内“生根”。
接到通知时“毫不犹豫”。
“我希望我造血干细胞是强壮的,能尽快在孩子的身体里生根发芽。我祝她早日康复。”
宋镇明被他的同事们称为老宋。他是同龄人中的大哥。
七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老宋在献血时检查了自己的献血名单,他愿意加入中国骨髓银行,成为造血干细胞的自愿捐献者之一,将自己的血液与另一种生活联系起来。
今年5月,老宋接到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数据库四川省管理中心的电话,得知自己第一次与一名地中海贫血女孩配对。老宋毫不犹豫地同意了。放下电话,老宋震惊了,“没想到这么小的概率事件会发生在我身上。”后来,老宋淡化了捐赠造血干细胞的决定,并告诉家人,他的父母、妻子和女儿都非常支持他。不久,成功匹配的消息再次传来,捐赠前的体检也顺利完成。根据中国骨髓银行发布的采集计划,老宋今年10月在四川某医院血液科采集造血干细胞。
很快,捐赠正式开始。在血液科的干细胞收集室,老宋静静地躺在床上,他旁边的干细胞分离器滴答作响。看到他的造血干细胞被不断地收集和分离,老宋说,“我希望我的造血干细胞强壮,能尽快在那个孩子的身体里生根发芽,并祝她早日康复。”
感谢2000公里以外的人
我是一个患地中海贫血的4岁女孩,我母亲没有希望,突然收到一份成功匹配的通知...谢谢你给了我另一种生活。
一天结束时,省红十字会的一名工作人员从医院门口走出来,给躺在床上的老宋带了一束花。据报道,这名工作人员带着感谢信从2000多公里外赶来。
“我是一个患有地中海贫血的4岁女孩。我母亲没有希望了,突然收到了一份比赛成功的通知...谢谢你给了我另一种生活。”读一下感谢信,让在场的每个人都哭。“四岁的时候,我还有一个女儿。”老宋笑了,眼里含着泪水。
4个多小时过去了,医院成功地从odbo收集了170毫升造血干细胞悬液。随后,这些造血干细胞将被移植到儿童体内,为地中海贫血儿童提供“最后的生命”。
老宋成为中国骨髓银行四川分行第209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和9001位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他获得了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数据库管理中心的荣誉证书。"没有什么比拯救生命更重要了。"老宋说。他告诉记者,“只要每个人都给予一点爱,世界就会变得更美好!”
在过去的十年左右,我产生了一个我喜欢担心的“麻烦”。
从关心他周围的同事和朋友到陌生的老人、孩子和有困难的人,无论他们在哪里需要帮助,只要他在,他们都会伸出援助之手。
捐献造血干细胞,匹配成功是一个意外,但这是宋振明十年的公益事业之路。
热爱公益,做公益,十多年来养成了热爱担心“问题”的习惯,从关心身边的同事和朋友到陌生的老人、孩子、贫困的人,哪里需要帮助,只要他在场,都会伸出援手。
“5·12”汶川地震后,农学家老宋在毕业前志愿参加广元受灾最重、最偏远地区白超镇的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在过去的两年里,他和他的同事们参观了李洲区所有的贫困村,以促进贫困农民的农业生产,争取项目和资金修建乡村道路,帮助贫困村恢复工业和基础设施。他先后参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国务院扶贫办公室、小母牛国际等扶贫项目,为理州区贫困村庄灾后重建和工业恢复做出努力。随后,他加入了国际小母牛项目,在绵阳安州、江油、广元理州、赵华、旺苍、剑阁等地震灾区,以及巴中通江、达州万源等偏远山区和革命老区贫困农村开展了为期五年的扶贫工作,使近5000名贫困农民脱贫致富。
七年的基层一线工作磨练了他的毅力和善良的品质。
他于2015年进入彭州市综合执法局,并将这种精神融入到他的工作中。乐于助人已经成为他的生活习惯。他在小北街为残疾人修理鞋摊的临时摊位,为有家庭困难的人找到摊位,运送脑瘫儿童往返学校,在贫困儿童家庭做志愿者,在医院照顾生病的同事等。他还加入了彭州市的志愿者协会,有空的时候会参加各种公益活动。
在城管执法大队工作时,odbo可以拍好照片,记录队员的工作情况、敬业精神和帮助群众的情况。晚上工作时,同事们经常看到老宋带着他6岁的女儿。有时直到晚上11点才结束,女儿已经在车里睡着了。
他当场收集工作趋势,及时向公众发布工作成果,拍了数万张工作照片,但只找到了一张自己的。成都日报记者李夏雯/屠
更多新闻
造血干细胞捐献匹配吻合率仅为十万分之一
造血干细胞捐献又称骨髓捐献,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目前治疗白血病和地中海贫血等血液疾病的有效而理想的方法。我国有近100万患者在等待造血干细胞移植,其中大多数年龄在30岁以下。每年仅新增约4万例白血病患者,给社会和家庭带来巨大负担和不幸。捐献造血干细胞来拯救血液病患者并不容易,因为匹配率非常低,只有十万分之一。自2002年以来,全国只有9000名患者成功移植了造血干细胞。
(编辑:高红霞、罗宇)
相关新闻